杨晨的故事:孤独的远行者_国内足球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2025-04-02 3

  来源:杨天婴 中国体育报

  在北京南四环外,有个地方叫东高地,挨着南苑机场,也挨着航天工业部,那地方在九十年代北京人的心里属于很远很偏僻的地方了,杨晨就在那里长大,父母都在航天工业部上班。其实东高地很有足球传统,当时还“出产”了邓乐军等球员。

  虽然父母没有专业体育经历,但是杨晨的父亲喜欢体育,系统运动会跳远比赛拿过第一,足球篮球都会玩,而且他给了杨晨极佳的身体素质,高大快速,强壮有力,更重要的是对足球本身无比的热爱。这些东西在未来一生中都在伴随着杨晨。

  2025年3月的一天,当杨晨推开采访室大门的时候,身穿风衣的身形依然高大,头发微卷,微笑和大家点头致意,脸上多了一些皱纹,掐指一算,曾经的95国安颜值巅峰如今也已经51岁了。

  的确,1995年甲A的黄金时代,国安一时风头无两,全队甚至一度登上央视春晚唱起《真心英雄》。在那支球队里,有号称“快刀浪子”的高峰,“南彭北曹”国内最佳中场的曹限东,有出场不多但进球如拾草芥的“禁区杀手”高洪波,但是在很多女球迷眼中,杨晨是国安第一帅哥。那时候职业足球刚刚兴起,大批足球小白涌入球场,当年有不少女球迷花15块钱去先农坛看国安比赛,从头到尾就干两个事:看杨晨和听队歌。

  那时候身高1米85,高大硬朗的杨晨,凭借棱角分明且经常略带微笑的外表,让不少女球迷如痴如醉,已经完全秒杀港台歌手。而当时的队歌《国安永远争第一》是沙宝亮演唱,彼时的宝哥还没唱《暗香》,正在默默奋斗中。那时候部分女球迷开场看了杨晨出场,然后被高洪波换下,中场休息听了现场播放的《国安永远争第一》,就开始收拾东西回家了。

  每场比赛,高洪波换下杨晨,似乎成了1995年和1996年的常态,作为年轻的前锋,杨晨和同期入队的中场球员周宁是北京足球罕见的类型,以“小快灵”风格享誉国内的北京足球以技术和头脑见长,身体素质一直没有优势,但是杨晨和周宁两人的身高都达到1米85以上,而且体格强悍,兼具力量和速度,当时主帅金志扬曾说这两人拥有北京足球历史上少见的身体天赋。

  杨晨从小和周宁一起训练,周宁的父亲周广生是他们的教练,也是老北京队员,据说当初杨晨和周宁老打架,每次打架,周广生就揍自己儿子。周教练看出两个孩子的身体天赋,但恰恰因此他更在意训练孩子的技术能力,他说北京球员不能脚下没活儿。这也导致了杨晨和周宁刚进北京队一线的时候,训练时候总喜欢拿球往人群里带,不怵也不吝。

  也恰恰因为这股子不怵也不吝的比赛态度,以及强悍身体素质,正在对北京足球风格打法进行改造的金志扬让两个年轻人打了主力,北京国安的风格从“小快灵”变成“抢快灵”,前场防守和逼抢成为比赛核心要求,因此身体素质好,体能超强的杨晨、周宁就早早成为主力。后来互联网上著名的老国安球员聚会调侃周宁“大范围搅和”的视频段子,就是那个时代的战术缩影。

  杨晨在开始阶段可以作为中锋和高峰搭档出场,而且在每个赛季的开始阶段都有出色表现,上演过边路连过几人进球的精彩表现,但是临门一脚始终是他的问题,作为中锋他在国安的进球率不高,而刚刚回国的老将高洪波几乎每次替补他出场都有神奇表现,时间一长,杨晨首发拼抢防守,消耗对手,高洪波进球终结比赛成为规律,国安也拿到了1995年亚军。

  然而,这种感觉并不好,无法成为主力,更重要的是无法在球队找到适合自己的踢球感觉,成为了杨晨前往欧洲的重要原因。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在2025年的这次聊天中,杨晨告诉了记者。

  原来在1995年由戚务生带领的中国国奥队赴德国进行拉练,期间曾经有一次可以去看德甲联赛的机会,愿意和杨晨一起去看德甲联赛的是来自上海申花队的谢晖以及国安队的周宁。当时三人前往德甲赛场观看了卡尔斯鲁厄的比赛,在看台上的三个中国年轻人第一次目睹了欧洲职业联赛的样子。比赛的激烈程度以及球场的氛围让三个年轻人目瞪口呆,充满了羡慕。杨晨跟谢晖、周宁说:“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够在德甲踢一场球,那么我的职业生涯就圆满了。”这个事情在三个人心中埋下了种子。

  当时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刚刚开始,大部分的球队都拒绝让自己的重要球员转会,但是杨晨非常幸运的是赶上了北京国安队以及金志扬教练。当杨晨提出要去德国的时候,金志扬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在前中国国家队主教练施拉普纳的帮助下,杨晨前往了德国。在德国的日子并不像预想中的那么顺利,毕竟作为一个足球弱国的球员,杨晨在德国需要证明自己的东西太多了。

  而且非常不顺的是,刚到德国的时候,杨晨格外努力训练,导致在训练当中受伤,当时的伤势较为严重,可能要有一个月的恢复时间。那个时候有点受到挫折的杨晨已经有想法要回国进行恢复训练,但是施拉普纳建议杨晨坚持下来,不要离开德国。在听从了施拉普纳的建议后,施大爷给了杨晨一把曼海姆俱乐部的钥匙,这是球队训练室和力量房的钥匙。在这段时间之内,杨晨每天自己拿着钥匙前往力量房和训练室进行独自训练。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要自己承受寂寞,承受疼痛,在不确定的未来中彷徨。对于一个当时只有24岁的中国年轻球员来讲,他当时所经历的一切可能是很多中国球员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中国球员从小是集体生活,吃穿住行、训练比赛都有人安排和布置好,球员很少需要自己去独立面对。因此在那个过程当中,杨晨学会了很多中国足球运动员之前并不会的东西——就是独立生活、独立训练、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在这个过程当中,杨晨变得越发坚定。在伤病逐渐恢复的过程当中,他也参与曼海姆队的热身赛。在热身赛中,他的表现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之后杨晨在和法兰克福俱乐部进行谈判的过程中,法兰克福的主教练告诉杨晨“你之前在独立训练的时候,以及你在为曼海姆踢热身赛的时候,我都曾经来到过这个俱乐部,开车100公里对你进行观察。我其实已经对你有了很多的了解,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和你进行签约的原因。”法兰克福主教练告诉杨晨,之后的试训只是为了了解你和其他球员的相处的能力。但是你的技战术能力以及你的性格我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杨晨自己没有想到,在那个空无一人的力量房里孤独进行训练的时候,在他自己也曾茫然无措的时候,其实人们看得到他的努力。

  然而,效力德甲法兰克福的开始并非一帆风顺,职业足球是充满残酷竞争的环境。开始杨晨被俱乐部安排在一个楼房的顶楼居住,房子不大,只能摆下电视、桌子和床,为了在桌子上吃饭,电视就要放在地上,如此局促的环境,还要忍受电梯升降时候的噪音。那个时候的杨晨体会到了生活的反差。在一年前的北京,他已经是国安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很多女孩“非杨晨不嫁”,这些姑娘们旷课也要爬上先农坛体育场的墙头喊着他的名字,只要他愿意每天被各类朋友邀请的饭局从头排到尾,而且收入也远超一般人,每年和欧洲强队的商业比赛也会带来不菲的奖金,那时候的杨晨是轻易不敢走在北京街头的,否则就会引起围观。但是在法兰克福的小隔间里,他只能盯着天花板想象着未来德甲比赛的样子。

  直到1998—1999赛季德甲联赛第三轮,法兰克福对阵门兴格拉德巴赫,杨晨攻入一球。这也是他在德甲联赛的第一个进球。随后第二个和第三个进球接连到来,法兰克福终于给杨晨换了当地富人区的大房子和专车,但是有着中国人传统内敛性格的杨晨选择了全队最便宜的三菱小汽车,他尽管逐渐成为法兰克福的当家球星,但是他并不想装成大牌球星的样子,先踢好球再想其他的。

  那一年,中央电视台在直播德甲,尽量选择法兰克福的比赛,全国球迷都在电视机前观看杨晨的比赛,杨晨在场上每一个得分,甚至是一次过人都会被国内媒体大幅度报道,全国各地球迷抛弃了地域成见,集体支持这位中国足球五大联赛的先行者。

  杨晨在法兰克福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在那个赛季最后一轮,法兰克福在保级战中以5比1大胜凯泽斯劳滕。杨晨为球队首开纪录,并贡献一次助攻。后来的德国超级巨星巴拉克在球场上默默看着杨晨的身影,无奈接受了球队的失败。而杨晨也看到在保级成功后,几万球迷山呼海啸的冲进球场庆祝的画面,队友喊他赶紧往更衣室跑,否则很容易被球迷扒光身上的球衣球裤球袜球鞋,最后只剩下内裤狼狈回家。

  在法兰克福的第一年充满新鲜感和幸福感,杨晨出场23次,进8球,是法兰克福队内的第一射手。而且他的多个进球都很精彩,有长途奔袭得分,有远射得分,有头球争顶得分,总之在国内门前总是犹犹豫豫的杨晨似乎到了德甲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强悍、犀利、冲击力十足。“在国内踢球,自我压力很大,几次发挥不好,容易越踢越不自信。在德国,教练一直鼓励我,成功一次后就更加自信,也敢做各种技术动作。”杨晨说。

  在第一年的租借结束后,1999年法兰克福正式报价杨晨,最终和国安达成了131万马克的转会费,在很多年里这都是中国球员的身价天花板,而且这不是估价,这是实际转会费。对于很多国安球迷而言,大家在高兴中也会有一些失落,自己球队里竟然隐藏着德甲主力前锋,却没有在国安取得更大的成就,在那之后很多年,大家一直对此无法释然。

  杨晨转会法兰克福还带来了一个后续,就是根据合同,法兰克福要为国安培养4名年轻球员,其中一个球员就是邵佳一,正是因为杨晨帮助大家打开的德甲大门,以及合同里的培训条款,让邵佳一在少年时代有机会前往德国受训,并在未来成为了第二个效力德甲成就最大的中国球员。

  在2000年亚洲杯上,米卢带队中国,当时球队缺兵少将,锋线上杨晨却成为了头号尖刀,特别是对阵日本的比赛,杨晨狂奔50米,靠速度和技术连续摆脱三名日本球员的防守,怒射破门,虽然最终弹尽粮绝的中国队2比3输给了日本,但是杨晨这个酣畅淋漓的进球却极大地鼓舞了米卢,也震慑了日本球员。赛后接受采访时,日本队员表示中国球员效力德甲,让人羡慕。而杨晨取得的巨大进步,更是鼓舞了之后许多中国球员前往欧洲,也正式开启了中国足球留洋大潮。

  在杨晨效力德甲的日子里,有一场比赛让人印象深刻,也极有象征意义,就是在对阵拜仁的比赛时,杨晨和马特乌斯的对位。当时回撤踢中卫的马特乌斯赛前提到了杨晨,要知道马特乌斯是当年的“德国三驾马车”,那个时代世界上最伟大的球员,直到今天也是可以载入世界足球历史的球星,那场比赛杨晨拼尽全力,左右冲击马特乌斯,而后者沉着应对,没有让杨晨进球。

  此外,让人感到不解的是,杨晨在德甲的后期,曾经和后来的主教练马加特发生了矛盾,因为热爱跑马拉松的马加特认为杨晨故意缺席训练,躲避跑步。起码绝大部分国安球迷都知道,杨晨从踢球时候开始,就是因为跑动积极,拼抢积极才获得机会的,当年的12分钟跑,杨晨、周宁、南方他们都是轻松3300米免测级别的。不过那个时候,大家也逐渐感觉到,杨晨并非沉默不语,只会默默承受委屈的孩子,面对不公,他同样懂得给出反击!这个东高地的微笑男孩并不是软柿子。

  在德国五年,杨晨踢了三个赛季德甲,进球16个,踢了两个赛季德乙,进球8个。

  杨晨要回国了,2003年,作为当时中国足球的顶流前锋杨晨选择加盟了深圳健力宝,这一方式曾经引起了国安球迷的不满,因为当时国安放行杨晨的时候,球迷是希望他叶落归根。如果那个时候,杨晨可以回到国安,肯定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如果那样,杨晨也许就会像2011年结束9年德国足球生涯回到国安的邵佳一一样成为国安的传奇球星,有多少国安球迷听到邵佳一退役的那句“我只有20%的电量了,你们还有80%,你们要继续为国安努力”时感动不已,也有多少球迷希望听到杨晨当年也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杨晨曾经聊过这个问题,他觉得当时国安以徐云龙、杨璞、陶伟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正在崛起成为主力,自己去别的球队,更有利国安也对自己更好。不知道这个答案是不是让球迷满意,但是很多时候职业足球就是这样,所谓一城一队、一人一队,所谓球队旗帜、传奇球星,需要运气,也需要很多现实因素的。

  杨晨回到国内的职业生涯仍在延续,但位置从前锋到中场,再到中卫,位置逐渐后退,有点类似当年与他对阵的马特乌斯,马特乌斯也是随着年龄增长,场上位置逐渐从前腰到后腰,再到拖后中卫。这也是高水平运动员保持竞技水准的办法。在2007年,杨晨在自己33岁的时候选择退役,以他的身体素质和足球意识,他本来可以踢得更久,但是频繁的腿伤和腰伤,限制了他的职业生涯。

  2025年,和我聊起这些故事的时候,杨晨刚刚结束前年开始的国家U17队主教练工作,今年参加U20亚洲的05、06年龄段球员都是他当年选拔和组队的。看着王钰栋、蒯纪闻、刘诚宇们的发挥,杨晨非常欣慰,这就是中国足球未来的栋梁,但是杨晨也建议这些球员们早点出国去踢球,去锻炼自己。“对于足球要有梦想,有信仰和追求,”是聊天的时候,我们一起聊到这个主题。

  如果时光机带着我们回到1995年德甲赛场边上那三位中国国奥队员的身边,我们肯定可以看到这三位年轻人眼神中的光芒。时间是证明,1999年,和杨晨正式转会的同年,周宁加盟德乙曼海姆,连续两个赛季成为球队的中场核心;2000年,比杨晨晚一年,谢晖加盟了德乙球队亚琛,一度成为德乙银靴奖射手!

  人生苦短,岁月如白驹过隙,你能够成为什么人?首先在于你想成为什么人,你的内驱力,才是人生的核心和最大推动力量。

  杨晨的故事,一个远行者的传奇,却是一束未来照亮很多年轻中国球员的光芒。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体育图片

温馨提示您:掌握最全面的资讯,最具有权威性的全讯导航网欢迎您!!!祝君愉快!!!广告联系飞机:@dhw33666  34928.com提供友情技术支持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全讯导航网-专业的菠菜导航网 版权所有